Ferrum,Fe,鐵

  • 訂單查詢
    聯絡我們
    購物說明
    訂閱電子報
我的購物車
讀取中...請稍候

頭暈、易喘、掉髮都是因為「缺鐵」?補鐵食物有哪些?保健品怎麼選?

  • 分享文章到

鐵的重要性與功效

鐵(Fe, Ferrum)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,主要負責生成血紅蛋白,協助紅血球運輸氧氣至全身各處。除了支持新陳代謝、促進能量產生外,鐵還能增強免疫系統,幫助提升酶的活性。缺乏鐵會導致貧血(Anemia)、疲倦、免疫力下降,甚至影響認知功能。
以下幫各為整理出最齊全的「鐵」功效:
★提升免疫力
鐵能支持白血球( Leukocyte )的生成,這對於免疫系統至關重要,因為白血球負責保護身體免受感染。此外,鐵參與許多免疫系統的生物過程,如氧化還原反應和細胞增殖,這些功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,避免身體遭受病原體入侵。
★養出紅潤好氣色
如何不上妝也能擁有紅潤好氣色呢?答案是「氣血充足」。鐵質、葉酸、B12都是能加快紅血球生成的必須營養素,愛美女性可以多加補充。
★加快血液及末梢循環
末梢循環不佳者常有手腳冰冷的現象。由於鐵質是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份,血紅素充足有助於維持正常的末梢循環,改善四肢冰冷,降低心腦血管阻塞的風險。
★提升心肺功能
容易喘或呼吸急促的人大多伴隨「缺鐵」問題,因為當身體缺乏鐵質,心臟會加速打出血液,讓身體能有足夠的氧氣使用,但這樣會導致心臟的跳動變得不規律,嚴重點甚至會造成心悸。
★養護髮絲與指甲
中醫有句說法為「髮為氣血之餘」,以現代醫學的角度詮釋,由於毛囊和指甲床吸取養分的過程需要仰賴「血紅蛋白Hemoglobin,縮寫Hgb」,而鐵質正是血紅蛋白的新生原料之一,當身體擁有足夠鐵質,便能促進良好的細胞生長,包括頭髮跟指甲的角蛋白合成。
★活絡腦神經
一旦腦神經含氧量下降,就容易出現暈眩、頭痛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,而這些都能夠透過補充鐵劑使身體血液含氧量提升而改善。

為什麼會缺鐵?鐵不足的原因是什麼?

缺鐵的原因包括飲食中鐵攝取不足、身體吸收不良、出血過多(如月經、手術或消化道出血),以及懷孕和哺乳期的需求增加等。素食者也容易缺鐵,因為植物性食物中的鐵不如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容易被人體吸收。

鐵的每日建議攝取量?

鐵對各年齡層都很重要。以下根據衛福部公布之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資料,提供各年齡層及性別之鐵每日建議攝取量:

 

年齡

每日建議攝取量

每日上限攝取量

0~6個月

7mg

-

7~12個月

10mg

30mg

1~3

10mg

30mg

4~6

10mg

30mg

7~9

10mg

30mg

10~12

15mg

30mg

13~15歲男性

15mg

40mg

13~15歲女性

15mg

40mg

19歲以上男性

10mg

40mg

19歲以上女性

15mg

40mg

懷孕期

30mg

40mg

哺乳期

30mg

40mg

以成人來說,每日鐵的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,懷孕後期及哺乳期則為每日30毫克。

富含鐵的食物有哪些?

含鐵食物主要分為兩種:動物性來源的血鐵與植物性來源的非血鐵。
★動物性來源:紅肉、豬肝、豬血糕、鴨血、鵝肝、蛤蠣
★植物性來源:紅莧菜、紫菜、菠菜、髮菜、紅豆、花豆
另外,非血鐵的植物性食物人體利用率比較低,建議搭配維生素C一起補充,增加吸收率,素食者在這方面要多加注意!

鐵的挑選原則與注意事項?

在結構上,二價鐵比較有利於人體吸收,若是沒辦法天天都補充到紅肉及海鮮(動物性補鐵食物屬於二價結構)則建議透過保健品來補足,不僅經濟實惠也能避免吃下過多的熱量,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「鐵」有:甘胺酸亞鐵、硫酸亞鐵、檸檬酸亞鐵、氯化亞鐵。我們可以透過比較安全性、吸收率、生物利用率來選出高品質的保健品。

另外提醒各位,補充鐵時應避免同時食用含有鈣、磷、鋅、銅、鎂的保健食品,因為這幾個營養素的代謝過程會和鐵互相競爭、產生拮抗,影響各自的吸收率,建議補充時間隔1個小時。

引述資料

         ayoclinic.org/zh-hans/diseases-conditions/iron-deficiency-anemia/symptoms-causes/syc-20355034

          Nhlbi.nih.gov/health/anemia/iron-deficiency-anemia

          Sato S. Iron deficiency: structural and microchemical changes in hair, nails, and skin. Semin Dermatol. 1991 Dec;10(4):313-9. PMID: 1764360.

• Cancelo-Hidalgo MJ, Castelo-Branco C, Palacios S, Haya-Palazuelos J, Ciria-Recasens M, Manasanch J, Pérez-Edo L. Tolerability of different oral iron supplements: a systematic review. Curr Med Res Opin. 2013 Apr;29(4):291-303. doi: 10.1185/03007995.2012.761599. Epub 2013 Feb 6. PMID: 23252877.

• Moretti D, Goede JS, Zeder C, Jiskra M, Chatzinakou V, Tjalsma H, Melse-Boonstra A, Brittenham G, Swinkels DW, Zimmermann MB. Oral iron supplements increase hepcidin and decrease iron absorption from daily or twice-daily doses in iron-depleted young women. Blood. 2015 Oct 22;126(17):1981-9. doi: 10.1182/blood-2015-05-642223. Epub 2015 Aug 19. PMID: 26289639.

• Georgieff MK. Long-term brain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early iron deficiency. Nutr Rev. 2011 Nov;69 Suppl 1(Suppl 1):S43-8. doi: 10.1111/j.1753-4887.2011.00432.x. PMID: 22043882; PMCID: PMC3266848.